寒冷天气耳朵冻伤:专家支招预防与急救
【本报讯】随着凛冬降临,许多人外出时忽视耳朵保暖,导致冻伤问题频发。记者今日采访了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专家李明教授,他指出,耳朵冻伤是常见低温伤害,常表现为皮肤发红、麻木和刺痛,并可能引发冻疮或更严重损伤。针对这一日益增多的现象,以下是几类有效治疗方法。
首先,立即保暖是关键。李教授强调,不要揉搓或紧贴寒冷物体,以免加重组织损伤。正确的做法是将冻伤耳朵缓慢置于腋下或使用温水袋(不超过40°C)轻轻加热。同时,避免使用酒精或热水,以防烫伤。
其次,家中护理可缓解症状。专家建议,轻微冻伤后可口服布洛芬等止痛药,并保持耳朵干燥清洁。严重者需及时就医,防止感染。预防上,戴羊毛帽或耳罩,外出时涂抹防护霜都是有效措施。
据李教授透露,2023年冬季我市因耳部冻伤就诊人数增加30%,提醒市民注意日常防护。寒冷天气下,养成习惯可防患未然。记者呼吁公众在户外活动时提高警惕,共同避免此类困扰。
(文/本台记者 赵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