呼吸健康新挑战:肺功能低下人群如何科学护"肺"?
(本报讯 记者李阳)近年来,随着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峻,肺功能低下人群数量呈现攀升趋势。医学专家指出,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、哮喘在内的多种呼吸系统疾病,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减退。这种现象不仅影响生活质量,更可能诱发严重并发症。
记者在走访市三甲医院呼吸科时发现,近期因肺功能问题就诊的患者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5%。"许多患者都是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才就医",该院呼吸科主任王明告诉记者,"其实通过一些简单方法,就能有效改善肺功能"。
专家团队建议:第一,坚持腹式呼吸训练,每日15分钟;第二,进行快走、游泳等有氧运动;第三,补充维生素C、E等抗氧化营养素;第四,佩戴专业防霾口罩。值得注意的是,吸烟人群应立即戒烟,据研究数据显示,戒烟2周后肺功能就能得到明显改善。
对于中重度患者,医生推荐使用呼吸康复治疗方案。目前,本市已有12家社区医院开设了"呼吸康复门诊",为市民提供个性化康复指导。市民张先生表示:"坚持三个月康复训练后,我的肺活量提升了20%,爬楼梯不再气喘吁吁。"
专家提醒,如果出现持续咳嗽、胸闷等症状超过两周,应及早就医检查。预防胜于治疗,维护肺健康需要从日常做起。